投稿邮箱: | 威尼斯886699 | 威尼斯886699 | |

邓小平“过紧日子”观点探析-威尼斯886699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今中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点和案例不胜枚举,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要“过紧日子”的概念,但是他提出了许多关于“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观点。在他的倡导和实践下,政府用“紧日子”换来了群众的“好日子”。深入研究邓小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对于当前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的关于“过紧日子”观点及做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党长期弘扬并传承的优良传统,对干好各项事业十分重要。在邓小平的多次讲话中,“艰苦创业、勤俭办事、多吃点苦”等,都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对“过紧日子”精神的诠释。

  (一)革命就是不能那样舒服

  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认为艰苦奋斗是夺取胜利的重要条件。

  1948年4月25日,邓小平在河南鲁山召开的豫陕鄂前委和后委联系会议上所做报告《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中告诚战士们:“革命就是不能那样舒服,往后还要更艰苦,越接近胜利斗争越艰苦……所有中原的同志,都负担着艰苦的任务,全国都在望着我们,我们应该更好地来努力。”[[[]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0.]]可见,要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绝不能有半点贪图享受的不良思想。正如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党的胜利,首先和最主要地要归功于人民群众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要归功于全体党员的艰苦奋斗,我们要永远纪念和感谢为党的事业而牺牲了生命的先烈。”[[[]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6.]]

  (二)要提倡因陋就简,经济节约,艰苦奋斗。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认为要立足国情,要用实用、朴实、经济、有效的方式搞建设。

  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所做的《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这一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很多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他们办企业比我们高明……大企业,首先是中央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脑子发热,一脑袋的贪新贪大,追求堂而皇之的形式,脱离中国的现实。要提倡因陋就简,经济节约,艰苦奋斗。”[[[]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6.]]只有立足国情搞建设,开源节流,勤俭节约,才能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正如《邓小平节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提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是在物质基础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目的就是使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并过上幸福生活,人民群众只有真正看到了共产党人勤俭节约和吃苦耐劳的政治觉悟,才能决心跟着党走;共产党人也正是依靠节约这一优良传统,才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从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付瑶.邓小平节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52.]]

  (三)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的国情和复杂的世界形势,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醒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四川广安邓小平缅怀馆中展出的一组批示,充分体现他提倡过紧日子,反对浪费资金讲排场的态度。1978年9月上旬,邓小平在《情况汇编》上刊登的某市民反映国庆节游园活动浪费资金、建议厉行节约的文章上批示:“不搞好。”1978年12月16日,邓小平在《关于筹备纪念红四军入闽、古田会议召开五十周年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只搞小型活动,花几百万元不应该,不如将这笔钱移作支持老根据地的建设。”1980年3月30日,邓小平就南京军区准备建造豪华招待所一事作出批示:“由中央办公厅查证,并制止。”次月,在关于南京军区建造接待用房的有关情况的说明上批

  示:“可以继续建成,建成后拨作旅游事业使用。设计亦按旅游标准修改。军队内部不应该有这样豪华的招待所。”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越要发展越要保持艰苦奋斗。

  邓小平认为,艰苦奋斗是一个国家的风气问题,“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0.]]。邓小平也认为,艰苦奋斗事关老百姓对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认识,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提倡在生产中杜绝各种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邓小平强调要把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0.]]“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

  二、关于“过紧日子”观点的理论渊源

  邓小平的关于“过紧日子”观点吸收了中国传统勤俭文化精髓。中国传统勤俭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勤俭持家,家庭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要勤勉从事劳动,勤俭持家,讲究节约,将家庭的收入用于保障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子女的教育。中国传统勤俭文化的思想观念也渗透到了国家治理层面,我国历代法律法规中也有相应的规定,严禁官员的腐败和奢侈浪费行为,以保障国家财富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和分配。中国传统勤俭文化鼓励人们勤劳工作,努力拼搏,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强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邓小平的“过紧日子”观点的理论基础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起到了重要的角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体系,它揭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在邓小平的思想中,他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一些基本原理,并将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过紧日子”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视角强调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则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在邓小平的观点中,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因此必须首先解决发展经济的问题,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条件。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视角还强调了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他提出了关于“过紧日子”观点,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全身心地发展生产力,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提倡节约资源、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视角还强调了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主观臆断、盲目行动。邓小平的关于“过紧日子”观点也体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发展经济要实事求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要按照规律办事。

  三、“过紧日子”观点在不同领域的适应性分析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这都不是浪费的理由。铺张浪费不仅糟蹋了物质资源,而且背离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看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越是人到半山、船到中流,越要警惕未富先奢;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激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气神。为此,在不同的领域,我们应该学习贯彻邓小平“过紧日子”观点。

  从经济方面来看,“过紧日子”观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观点使得企业更加注重资金的节约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利润。在企业管理中,勤俭观点也倡导员工合理利用时间、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在政治方面,“过紧日子”观点有助于维护政治清明、廉洁奉公的风气。该观点对国家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不懈努力、奉公守法,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确保政治的清明和干群的关系融洽。该观点也要求政府精打细算、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在教育领域,“过紧日子”观点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勤奋努力、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优良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能力。尤其是在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忍受寂寞和磨炼意志的品质,使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过紧日子”观点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全社会要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于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过紧日子”观念也要求人们减少浪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过紧日子”观点在不同领域中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能够对经济、政治、教育、环境等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贯彻“过紧日子”观点,我们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在不同领域中进一步弘扬“过紧日子”观点,使其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责任编辑:史金海)
关于威尼斯886699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威尼斯886699的友情链接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产品服务 联系威尼斯886699 人员查询 在线排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