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时代提出的重要命题,是教育战线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近年来,富平县教育局明确目标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聚焦“四个着力”,扎实做好控辍保学、精准资助、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乡村教育振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是着力“兜底线”,确保“有学上”。守牢“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任务,压实双线“七长责任制”,落实落细控辍保学措施,确保经济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少年儿童不失学辍学。建立健全从学前到大学的全程教育资助体系,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2023年春季学期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967.28万元,惠及1565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783笔,发放贷款4024.2万元。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出台《富平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暂行办法》,持续规范食堂经营行为,对供货供餐企业实行食品安全“零容忍”和“黑名单”制度。建立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责任制,建成使用富平县心理辅导中心并投入使用,薛镇留守儿童关爱室试点稳步推进。随班就读、特校就读及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截至目前,共送教上门10轮次,惠及101多户家庭。持续做好易地搬迁群众子女入学工作,2023年共安置学前义务段学生345人,其中幼儿园就读21人、小学196人、初中128人。
二是着力“提质量”,实现“上好学”。依据富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编制完成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在增加城区学位供给化解 “入学难、入园难”的基础上,坚持城乡教育融合一体化发展,稳步实施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让校园成为最美的地方。按照“做大城区、做强镇区、做美乡村”的学校布局调整思路,城区实施“369”校建工程(新建初中3所、小学6所、幼儿园9所),镇区实施“三个一”工程(办好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乡村建成一批“小而美”学校。近来,我县累计投入教育专项资金约18.5亿元,新建城区学校6所,乡村学校4所,新建城区幼儿园4所;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2所,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有力改善。
三是着力“强保障”,激活“内生力”。每年设立1000万元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教师培训、骨干教师与班主任奖励,2022-2023学年度表彰了“优秀教师”120名,“模范班主任”100名,“教书育人楷模”5名,“教坛新秀”30名和“先进教育工作者”50名。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师德积分评星管理办法,评出师德标兵50名;全面落实乡村中小学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2022-2023年共发放5307.79余万元。统筹推进实施名师名校长乡村教育工作室、送教下乡计划、乡村学校特级教师计划、乡村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开通1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84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切实提高了乡村教师素质水平。加大教师招考交流培训考核力度,完善选拔任用制度,加强对学校管理者的培养力度,着力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锻造一支“品德好、业务精、会管理、能自律”的管理者队伍。近年来,共补充教师1503名,其中体育艺术教师269名。择优选拔任用校长38名、管理人员220名;组织近7.3万人次参加了“国培计划”及省内外各类观摩学习和培训交流活动;涌现出国家级模范教师1名,省级名师2名、优秀教师6名,市级名师11名、名校长8名、优秀教师25名,全县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强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四是着力“督帮查”,提高“满意度”。立足教育部门职责,紧扣中省市县文件精神,建立教育局党委负总责、乡村振兴办公室牵头,各股室密切协作,各学校具体落实的联动机制,明确目标,强化措施,高效推进教育乡村振兴工作,截至目前共召开党委会5次,资助工作和乡村振兴专题推进会3次、行动部署会3次;通过集中自查、系统内督查、上级检查反馈等方式从责任担当意识、政策业务水平、问题整改落实三方面督促检查,目前处理信访件3个,自查下发督办单8份,修订完善制度2个,自查问题5个已完成整改;落实“双减”政策,聚焦教育乱收费和各类违规培训,建立问题排查清单和台账,逐项分类分析研判,制定整治措施,目前已查处乱收费问题1个,约谈法人代表1人,约谈监管领导1人。建立控辍保学、精准资助预警机制,每学期开展一次政策落实督查活动,稳定消除因贫辍学风险隐患;及时完善控辍保学和资助政策内容,开展政策宣传和督促指导,全县各级通过微信公众号、专题会、家长会、班会、走访入户等形式进行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王兵强)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教育信息网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威尼斯886699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原创
标签